怀古古诗
十首怀古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首怀古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首怀古古诗1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其九
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十首怀古古诗2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梦中有梦,谜中藏谜的旷世奇作。因而引来了红学家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多少红楼梦探佚者的牵强附会,无数红楼迷的盘根究底。
而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就是谜中之谜的谜语,谜底不但让书中的人没有能够猜出来,也让世人刹费苦心,让历代红学家绞尽脑汁,探佚者用尽心机,《红楼梦》爱好者的冥思苦想,然而却都没有能够得出一个尽善尽美,让人信服的谜底。可以说自从《红楼梦》一书问世之后,就有多少人试图通过对十怀古诗的剖析和解读甚至探研来参透诗中到底掩盖有什么样的玄机,隐藏着怎样的谜底,但终究没有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十首怀古诗以谜语的形式出现,说是无心又似有心,若说无意又似有意;要说有心又似无心,要说是有意又似无意,让人看似随意而作,又似刻意这么写,十首怀古诗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谜底,又似乎要向世人暗示什么,真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人扑朔迷离。总之,红楼梦的十首怀古诗为后人布下了一个难以猜测的谜局。
不过,我倒觉得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不单单是小说的一种承接方式,使小说的章与章之间能够承上启下,回与回之间承前启后,使小说能够前呼后应,给读者造成悬念, 吊读者的胃口,也不是单纯地为猜谜而猜谜这么简单,更不是让世人刹费苦心地为了去猜谜而作,而是另有寓意,而且寓意深远。十首怀古诗以谜语的形式出现只不过是作者写作的另一种隐藏手法,因此在解读十首怀古诗时我们不要与小说割裂开来,单方面地去揣测,去猜度,而应该从不同的审视角度去理解、去解读,与小说描写的特定环境和人物联系起来读,才有可能读懂,读明白。
倘使说“好了”歌是是借助“跳出三世外,不在五行中”的道人来评判功名利禄的话。那么十首怀古诗则是以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的看法来评判,以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审视角度来评判,可谓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在《红楼梦》中,薛宝琴这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对于古史曾经出现过的史迹和历史人物评判的一番见解和不同凡响的见地确确实实让世人惊叹,有多少须眉男儿自叹弗如,又有多少伟丈夫望尘莫及。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赤壁之战对于三国历史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不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吴、蜀两国从军事上的被动局面转为能够和魏相互抗衡的对峙局面。赤壁之战同时也造就了诸葛亮等人的成功辉煌,把诸葛亮等的人生事业推向了高峰。因此《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叙述和描写这段历史故事时尽量表现得得淋漓尽致,以夸张的手法竭力去铺叙,极度去渲染、去烘托。不过,无论是孙权所创建的吴国也好,还是刘备所创建的蜀国也罢!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功勋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无数冤魂和累累白骨之上的,是无数个冤魂铸造而成的。“回首往事如流水,一将功成万骨枯’。薛宝琴在哀叹的同时进行了谴责和评击。
然而对于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功勋,薛宝琴这个小女孩却不怎么赞赏,还以“徒留名姓载空舟”的态度给进行否定和带有几分嘲讽的口吻,而对于那些无辜枉死的生命却是寄以更多的同情和惋惜,把笔墨描述的'重点放在了那些无辜枉死的生命身上。红楼梦的【赤壁怀古】让我们透过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而看到了它悲哀的另一面。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子房,张良也,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曾经帮助刘邦推翻了暴秦,建立西汉政权,可以说功可盖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被东汉的马援所取代。其实不管张良也好,马援也罢,终究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化、被历史所淹没。
“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如果单纯从诗的表面来理解的话,这是对张良卓越功勋的描写和表现张良声名远播的形容。“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发展,张良的不朽功勋终究被历史所淹没,被东汉的马援所取代,那么马援又将会被谁取代呢?马援之后又将是会是谁呢?薛宝琴给我们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一个思考的余地。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名利”二字着实诱惑人,即便那些所谓的隐士都不能免俗,何况于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不甘寂寞呢!其实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去追逐所谓的名利,可以说和“名利”二字毫无瓜葛,但却要拼了命的去追名逐利,其结果不但毁了一世的清誉,还落得一个欺世盗名的嘲笑,甚至是身败名裂的结局。不过不管真名士也好,假名士也罢,争名逐利的最后结果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钟山:古迹颇多,可是薛宝琴却单单选择一个隐士的事来评判,这本身又是一个难解的谜。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韩信,曾一度穷苦潦倒,几乎沦落到丐讨的地步,后得一个老妪的施舍,才得以活命,还曾遭受过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因此一心想出人头地,然而当功成名就、位极人臣的时候。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纵横疆场的一代名将,却遭到杀谬,其结局是何等的悲烈,何等的惨烈。
一个人只有在死后才可能盖棺事定,然而薛宝琴描写韩信在三齐位定的时候就已经盖棺事定了。
不过希望世人不要因为韩信的“三齐位定盖棺时”的结局“就存有歧视之心、轻鄙的眼观。因为韩信乃是一个重情重义,至情至性的人,即便对送他几停饭吃的老妪都念念不忘,知恩图报,赐予千金,而对刘邦更是忠心耿耿,可以说是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他虽然为西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建下了不世的功勋,然而刘邦却出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借口而把功可盖世的韩性杀掉,这本身不是韩信的错。韩信的悲剧不单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剧。
韩信由人生的低谷走向人生的高峰,本来是不容易的,然而当否极泰来的时候,却是乐极生悲的开始,想世间万物大抵如此,物极必反 ,乐极生悲,韩信不例外,世人也不例外。韩信这位位极人臣的大汉功臣,即便丰功伟绩又如何,终究还是难逃最后被杀的宿命,由韩信的悲剧而可推及世人。
我在《青史烟云》一文中曾经对韩信评判道“太平本为将军定,谁见将军度太平。”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为了权利之争,为了谋朝篡位,杨广弑君杀父,全然不念兄弟手足之情,然而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即便是穷奢极侈又怎样,风流无限又如何,终究落得个众叛亲离,怨声载道的结局,遗臭万年的下场,最终还被世人所唾骂。一句“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以设问的形式道出了繁华过后的凄凉境界。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六朝遗迹枚不胜举,六朝梁栋比比皆是,然而薛宝琴却不去歌咏,却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了缅怀王献之与桃叶题诗送别的故事上去,而对于所谓的六朝梁栋,在薛宝琴的笔下却只有留下“小照空悬壁上题”的份了,这就是薛宝琴不同于以往的文人骚客的评判。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这两句虽然是写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却是写得比较含蓄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相反地却是写得比较直观。樗栎,这是薛宝琴对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汉元帝的讽刺和评判。薛宝琴明是写王昭君,但暗评判的却是汉元帝,把笔锋直接指向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可见薛宝琴是借助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来评判汉元帝的。
王昭君出塞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封建社会,毕竟和亲政策要比战争政策好得多,但是以大汉朝央央大国的国力来说,却要靠一个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小女子去和亲来换取国家的和平,边境的安宁,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和悲哀呢?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我就读过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书中曾经这样写道“原先王昭君的坟前尚有两个石狮、四个石虎,而现在只剩一个残缺不全的石虎在陪伴着这位远嫁的姑娘了”。每当读及此处,心里就有了一种落寞和凄凉之感。青冢怀古一首足以让那些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们感到汗颜。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在,此日衣衿尚有香。
马嵬,因杨贵妃被缢死此处而得名,在《杨贵妃外传》里,据说杨贵妃并没死去,只是自缢之时闭过气去,被谢阿蛮等宫女所救,而后东度扶桑,到了今天的日本。
关于杨贵妃其人,历史上众说纷纭,但更多的是讽刺,有漫骂的,有嘲笑的。好象大唐由繁荣走向衰落,直至灭亡,责任全都系杨贵妃一人,而却都愿不去追究作为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的责任,其实在唐玄宗当政期间杨贵妃是不得参予朝政的。
不错,唐玄宗曾经一度把大唐的发展推上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峰,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大唐时代辉煌——开元盛世,然而这些都得益于武则天留下的两个人才—— 姚崇、宋景的辅助,当姚崇、宋景相继过世之后,唐玄宗自己选拔的宰相又是些什么人呢?先是“口含蜜语腹藏剑,处心积虑夺兵权”的李林甫,继而是奸诈贪婪的杨国忠,之后又宠信野心勃勃的安禄山。每一个都是独揽大权,弄权朝野,都是想扩充自己的势力,根本不顾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死活,使中国历史上再一次出现了“外戚持政尽私欲,宦官弄权朝野荒”的局面。
可在封建卫道士的眼里,功,男儿也,过,皆是女子也,即便堪称风华绝代,风情万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也难以幸免,被唾骂为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而在薛宝琴的笔下更多的是感慨和叹息,寄予了理解和同情。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薛宝琴以反衬的手法借助那些所谓的封建卫道士们的口吻反其道而行来对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进行评判,真是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们的眼中,《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简直是离经叛道,是不符合封建制度所谓的道德标准的,是不符合封建礼教的所谓道德规范的,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所不容。但是薛宝琴却把他们放在和一向被世人所称颂历史人物一起来进行评判,表现出她的思想倾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足以感天地、泣鬼神。 只要还有感情的人读了都会受到感染,都会被感动,虽然被封建社会的维护者们所禁锢,所压抑,但却他们的真情却足以让那些封建卫道士们感到汗颜。
《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以及《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暗生情愫的爱情故事虽然不被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们所看重和推崇,在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薛宝钗求重新换两首,后被林黛玉等人阻止,方才作罢。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爱情故事却是源远流长,在街头巷尾、市井村郭得以广泛流传,还被艺人搬上了戏坛和舞台,通过说书、戏曲的形式进行传颂,而成为妇幼皆知,万口传颂爱情故事,并且还成为了上层社会贵族小姐们的生活圈子里茶余饭后的娱乐,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在《红楼梦》中就多次描写到上演《牡丹亭》里的故事片段,宝玉和黛玉读《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并且还受到了不同程度感染。就如林黛玉说的那样,就连三岁的孩童都知晓,何况咱们,可见《牡丹亭》《西厢记》》在人们心中的影响程度非同一般。
在红楼梦中,《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以及《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一向名不见经,但薛宝琴却把她们抬出来和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一道相提并论,这可是前所未有,同时也说明了薛宝琴这个清纯似水,清丽如画的少女的思想倾向。
回头我们再来看红楼梦十首怀古诗在排列顺序上的布局,第一首赤壁怀古,世人为了一个“功”,争得头破血流,甚至是尸横遍野也在所不惜,结果留下的却是累累白骨,无数冤魂罢了。第二首交趾怀古,张良、马援,虽然建功立业又怎么样呢,终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化、历史所淹没。第三首 【钟山怀古】世人除了争“功”之外,还去争一个“名”, 争得 “名”又如何?留下的被人嘲笑的结果。第四首 淮阴怀古,韩信“功”、“名”俱得,可是却终究难逃最后被杀的结局。第五首,广陵怀古,世人除了功名而外,还有利禄,功名利禄往往是连在一起的,然而杨广却只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第六首 桃叶渡怀古,功名也好、利禄罢,都是瞬间既逝,只有不朽的爱情才与世长存。第七首 青冢怀古,若是要论功的话,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虽然是凄美的,但她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和,她的功勋才是卓著的,流芳千古的。第八首马嵬怀古,当荣华富贵逝去之后,就只有天长地久情了。第九首【蒲东寺怀古】和第十首【梅花观怀古】,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以及《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不管封建的卫道士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将是源远流长。总之,一切的功名利禄都是虚的,只有一个“情”字才是真实的。
繁华逝去悲欢尽,花开花落春离去。
一曲红楼梦多少,却让世人费猜疑。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的谜底就是猜谜, 让我们用就来作为结尾吧!
文档为doc格式